清華科技園研討會舉辦 多方共商協同創新與發展打印
發布時間:2024-10-11來源:啟迪之星
在慶祝建園30周年之際,清華科技園于10月9日舉辦“清華科技園提升運營管理效能、探索協同創新工作機制研討會”。會上,政府主管部門領導、園區業主和企業代表共同探討了新興產業培育、開放融合生態構建、協同創新機制打造等議題。
本次研討會得到了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的指導,由清華園街道主辦,啟迪創新研究院、清華科技園科協承辦。此前,清華園街道聯合啟迪創新研究院開展“清華科技園產業新增長點培育研究”課題,旨在深入探索新階段清華科技園的新增長動力與新發展模式。基于此課題研究,研討會旨在匯報研究成果,并征集政府、業主、企業等各方寶貴建議和意見,推動園區持續發展。
▲活動現場
啟迪控股執行總裁、啟迪之星董事長張金生主持會議,并回顧了清華科技園30年的發展歷程。園區始終站在產業前沿,匯聚了從互聯網企業到世界500強,再到移動互聯和人工智能的眾多企業。張金生還介紹了清華科技園配合海淀區打造“1+X+1”現代產業體系的系列舉措:一是在宏觀策略指導下,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高地;二是依托清華資源,迭代發展模式,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發展;三是提升服務水平與創新集聚效能,助力企業成長;四是破解企業成長與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難題。清華園街道黨工委書記類延旭在講話中強調了清華園街道在區政府與學校之間的重要橋梁角色,以及在科技園改革和調整過程中肩負的責任與使命。他表示,清華園街道高度重視清華科技園的發展,對其在構建人工智能聚集區、推進人工智能戰略合作等方面提供的服務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對園區的發展前景寄予了美好祝愿。中關村科學城管理委員會產業空間管理處處長杜嘉寧對清華科技園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成就給予充分認可,并指出園區在海淀區科技服務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他提到,北京市、海淀區各級推出的政策舉措,旨在優化空間資源配置和提升產業園區運營效率,以期深化園區運營服務,推動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從而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產業一處副處長張曉指出了人工智能業務主管部門的關鍵職能,闡述了其在企業服務、基礎要素供給、政策制定和成果轉化等方面的關鍵作用。他強調,管委會密切關注企業的日常需求與基礎要素的供給,并在政策制定過程中高度重視企業的意見和建議。此外,他還提到了科學城管委會與各區街道建立的協同工作機制,旨在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
啟迪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啟迪之星副總經理楊紅梅分享了清華科技園在探索新增長點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兩項核心增長戰略:一是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建設,打造標桿孵化器,推動項目與場景的精準對接,培育高品質產業集聚區;二是提升國際資源聚合能力,通過深度布局全球創新基地、融入國際組織等舉措,構建競爭力強的開放創新生態。同時,她提出了優化園區管理體系、強化團隊協作、完善評價體系等多維度措施,以提升園區戰略韌性、關系韌性和文化韌性。
國際科技園及創新區域協會(IASP)主席(2021-2023)、啟迪控股高級常務副總裁陳鴻波基于全球科技園六十年發展脈絡,指出科技園區服務模式的演進——從“基礎服務的提供者”轉變為“增值服務的創新者”,并分享了他的見解,包括把握企業需求,確保服務與企業需求同步;整合周邊資源,提供更全面的服務;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創新服務方式;講好園區故事,提升知名度等。此外,在政府建立評價體系中,他建議以數據為依據動態評估園區發展及其社會貢獻。會議上,來自搜狐集團、賽爾網絡、清華大學出版社、誠志股份、火炬創新科技、威新華清、華龍通科技、華宇軟件等園區業主代表們,圍繞專業技術服務、人工智能產業聚集區建設、管理運營效能提升、品牌文化建設、內外部協同創新機制建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諸多寶貴建議。
同時,北京清華工研院、智譜AI、百川智能、瑞萊智慧、面壁智能、清研訊科、斯倫貝謝、水木創投、九坤投資、水木清華校友種子基金、清律律師事務所等機構/企業代表們也紛紛建言獻策。他們分享了在園區內的成長經歷,強調了科技園服務對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并對園區的支持表示感謝。
代表們紛紛表示將繼續發揮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創新主體的作用,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的深度融合,與清華科技園攜手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活動現場
清華園街道經濟統計科長鄭衛星,啟迪控股孵化業務總監、啟迪之星常務副總經理劉雪良,啟迪之星副總經理高玉霞等一同參會。
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為園區內外的協同創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啟迪之星作為園區的重要孵化平臺,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攜手各方力量,為科技創新和企業發展貢獻力量。